2/16/2013

筆記--張愛玲再生緣


01

重看一些評論張愛玲的文,尤以王德威【張愛玲再生緣】最是精彩動人。前半敍述張愛玲的寫作手法,後半觀察當代小說家如何體現或抗拒張愛玲的情結。前半的寫作手法姑且略過不提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來看。倒是後半寫張愛玲對文壇的影響,讀來簡直令人心醉神迷,把張愛玲存而不在的魂魄說得透徹縹緲又無所不在。

抄錄幾段:

『張愛玲生前最後的三十年芳蹤縹緲,吊足張迷胃口。她的去世,反而坐實了我們一向對她的「存而不在」的渴望。她飄然而去,彷彿就是為了她的魂兮歸來作準備。...生前的張愛玲毋寧已經像魂魄一般,縈繞你我之間。她的死訊反而「重複」了我們的預感。因此不是高潮,而是反高潮。』

『不論左右,我們的批評者或將她神化,謂之為文化精髓的演繹者;或將她異化,謂之為腐朽墮落的代言人,我們越急著賦予她一個一了百了的意義,反而暴露我們對意義本身無所存在的焦慮。張愛玲成為我們投射欲望的能指,一個空洞的「張看」的位置。是在這一層次上,張愛玲不由自主地成為現代文學探尋「現代性為何」的焦點或黑洞。我們不得不總是提起她,因為她成了我們回溯現代文明的夢魘,無從捉摸,卻又揮之不去。』

『為張招魂的過程裡,有的作者一心追隨大師,只落得東施效顰;有的刻意迴避大師,反而越發逼近其人風格。更有人懵懂開筆,寫來寫去,才赫然發現與「祖師奶奶」靈犀相通。我們便是在這些作者的傳承間,不斷重又認識、發掘張愛玲自已亦始料未及的丰采。』

想必資深張迷們看到『她的去世,反而坐實了我們一向對她的「存而不在」的渴望。』這句話,定然會忍不住發出會心的笑!

02

對照Edward Morgan Forster的《小說面面觀》,以其小說的七個層面(故事、人物、情節、幻想、預言、圖式、節奏)來審視張愛玲的小說,張愛玲毌寧都屬上乘。尤其她筆下的人物,個個都是立體的,有其表面亦有其陰影及中間帶,而扁平人物如<多少恨>中的父親,亦鮮明得搶戲。

Forster的《小說面面觀》提到小說第一層面在於故事的吸引人,引發讀者的好奇心,追看下去。好奇心人皆有之,只要能滿足好奇心,故事便屬成功。而第二層面(情節)則須在故事人物的互動間啟發讀者深層或哲理的幽微回想。

讀至此時恍然大悟,為什麼有些小說看完後只讓我覺得是看了一些不相干人士的故事?看了無所獲,甚至覺得浪費了時間...這問題困惑了我一段時日,我一直在找原因,究竟是寫作題材或寫作時空給人這種疏離感?看到Forster的「情節」描述後,才明白,原來那些故事裡的人物互動並不引發讀者有深層或哲理的回想,於思維中可有可無。這樣的小說連故事的引人入勝尚有距離,情節發展又無法引發讀者於閱讀後回想或掩卷而嘆,更惶論再往人物以上各層面的空洞無力。

寫作不容易,不能信筆捻來,還是要用功的...^^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