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數扮演的白流蘇好美,靜好不張狂,淡定而泰然,既嫵媚又知性,這樣的白流蘇讓閱人無數的范柳原一見傾心才具說服力。看張愛玲小說改編的戲劇,很難不把劇本與原著拿來作比較,如何讓原著的靈魂活脫於劇中,並給予張迷們美麗的交待,便是編劇功力最大的挑戰。

黃覺的范柳原則太抑鬱,不夠放達倜儻。不若張愛玲筆下的范柳原。
編劇各為男女主角編寫了原著中沒有的前傳,白流蘇與夫家爭鬥的戲很具張力及爆發力,而范柳原爭遺產及初戀故事,相較之下就乏味得多。
劇中演員個個到味,尤其徐先生、徐太太這對夫婦,把上海人演活了。
白流蘇的母親最後轉性為女兒著想,不再唯利是圖出賣女兒,這也是另一被淨化的人物。家族中姑嫂可以現實苛薄,兄長可以貪得無厭,惟獨母親對唯一的女兒狠心,是令人難堪的。所以編劇必須讓這位母親在最後發揮未泯的母性,安慰受盡委屈的女兒,及觀眾。
畢竟,我們都不是張愛玲,無法對人世的絕決冷然旁觀,我們還是衷心期待花好月圓人團圓,期待有情人成眷屬。即便我們心裡明白,這人世的現實與殘忍,張愛玲比我們透徹得多。
戲好看,歌好聽,人有味‧‧‧‧,作為一齣電視劇它純然是成功的 ‧‧‧‧‧‧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